作为案例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王林在水天中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2024.01.23 20:55 来源:艺术批评家网 发表评论(0)
2007年首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前排左起:□ 杨卫 邹跃进 水天中 □ 范迪安 王林 朱青生 殷双喜 贾方舟 ) 水天中先生对中国艺术,特别是对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所做的贡献,我非常敬佩,他在艺术批评方面的推动作用是大家公认的。中国社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艺术言说的话语权问题。水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作为所长。在他担任所长期间,为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从新潮美术到八九后艺术,主编《中国美术报》,其对艺术个人创造力的认同与推动,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说穿了,中国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支点就是个人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发生。水老的贡献,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而言,不管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
1985年1月,《中国美术报》首刊发行 在和水老接触交往的过程中,最可贵的就是他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思考。这方面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也是我个人的榜样。水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的理解,有一点非常重要、也很深刻,那就是对于苦难的反省。中国文化人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吴冠中先生说他对中国艺术的认识就是从苦难开始的。这种苦难不光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苦难,也包括意识形态、精神思想、人文信仰等种种领域所遭受的苦难。水先生的写作,无疑成为对这种苦难经历的见证。 今天来缅怀水先生,不能回避我们所遭遇到的历史苦难、现实苦难和文化苦难。正是对于苦难的反省,我们才有了从伤痕艺术、乡土艺术这么走过来的八五美术,才有了对自我表现的追求,才有了八九后艺术对于个人创造力的推崇和推重。改革开放时代的艺术批评家,前后大约有三拨人。第一拨是水先生他们,美研所和《中国美术报》的同仁,水天中、刘骁纯、郎绍君,还有栗宪庭等等。他们是当代艺术批评的开路先锋。
1986年《中国美术报》中关于新潮美术”的报导
1986年《中国美术报》中关于新潮美术”的报导 这一条路,让我们再也不能回到原来那种思想状态、精神状态、文化状态和艺术状态。我想这些人的贡献是留给中国艺术历史的宝贵财富,其开创之功应该永远铭记。第二拨人是八九年至千禧年以后,在美术批评界非常活跃的又一批人。这个时候,中国艺术批评开始和国际艺术资讯接轨,发生相互碰撞和相互生发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不断肯定当代艺术在今天的价值诉求和思想意义。尽管由于中国艺术市场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种种问题,我们不可能有正常的历史逻辑去作全面的推动,但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格局已初具规模。 1986年9月22日 《中国美术报》38期 发表朱青生 王小箭 丁方等文章 这其中,以中国美术批评年会组织起来的批评家人群和策展人群自有其作用,和美协理论委员形成朝野之分,也成为真正具有民间立场的批评力量。第三拨人是后新冠时代冒出来的青年策展人和自媒体发言人。好些人有在国外学习美术史和策展知识的经历,一些能言善辩者开始崭露头角,这是值得赞许的事情。至于能否在这样一个极不确立的时代异军突起,还有待观察。关键是能否有建设性的学术研究和持续性的批评意识,如果只以否定性言论成为网红,是很难成气候的。
1985年水天中在《中国美术报》发表《回忆与幻想的小舟》 在此过程中, 若干批评家通过各自不同的工作,为当下提供了具有见证性的批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的案例。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因为从整体上缺乏历史文化进步的方向感,也没有真正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底层逻辑。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及其批评没有历史只有案例一一艺术的、文化的、思想的和思考的案例。
2006年水天中在马克·罗斯科作品前 老一辈的艺术家曾经帮助年轻一代确立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相关成就,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一个使命,就是不光要自己完成在学术路数上的个人整理,也要激励更年轻的批评家和策展人,推动他们真正成为学者,成为研究这一时段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化的人,成为思想家,而不是随波逐流,娱乐致死,或者是金钱至上、体制至上,让批评思想变成一地鸡毛,四处流失。
2010年,贾方舟、 水天中(左2)、陈默(左3) 和王林(右1)在大连 今天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做这样的一个追思会,意义非凡。不光是对水老的尊重、认同和推重,而是我们要在这样一个极不确定的时代,去做自己可以去确定的事情。对于水老先生的去世,我是很悲恸的。但是转念一想,水老不过是先走一步而已,我们这些人自会跟来的。因为我相信,人不光有一个经验的世界,还有一个超验的世界。在超验的世界里,你可以和敬重的前辈、逝去的亲人相聚。而我现在要做的一件自以为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思考在中国文化思想和文化意识中,应该怎么样把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联系起来,让我们生存的灵魂有一个永久的最终的归属,也就是如何把传统的宗土崇拜进行现代性改革,使之作为一种亚宗教和泛宗教的历史信仰,让我们的灵魂不至于成为未来世界的孤魂野鬼。这就是我的发言,以此祭奠水天中先生! 杨卫:好,谢谢!您借水老的话题对中国当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批评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尤其谈到如何继承和发扬的问题,非常有启发性。其实,我们今天举办这个追思会,也是希望借缅怀水老的活动,挖掘批评的价值,提倡批评的立场。王老师最后说到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的关系,我相信到您这个年龄对生死的体会,会有更深的理解,也很希望王老师将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叙述,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展示给我们这些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