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教育:边界、交融、创新2024.11.12 08: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0)
自策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已逐渐形成较为系统化、专业性的建构。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策展教育和实践既不断发展与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全球视域下,探讨策展教育发展的可能性,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艺术策展专业人才,拓展跨学科合作与探索创新路径已成为现阶段的焦点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 参与社会建构 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全球艺术策展教育研讨会,以“策展的边界:教育·交融·创新”为主题,既强调策展作为一门学问的理论化、观念性的探讨,又聚焦于不同国家、不同院校或机构中关于策展教学的特点与共性,继而探讨数智时代策展教育的不同路径与多样性、内涵与外延,以及策展实践的前景与发展。 作为国内最早设立“艺术策展”学科的教育、研究阵地,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一直秉持多视角、跨学科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全球视野、创新力、专业性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艺术策展人才,积极推进中国策展教育的创新建设和与国际的全面对话,成果颇丰。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认为,策展教学在艺术管理中尤为重要。应在以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为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展览研究、文献搜集和应用,并强调策展实践的重要性。 “策展的边界扩展证明了它的适应性、创造力和作为变革力量的潜力。从艺术到城市更新、农村发展和商业规划,策展已成为教育、整合和创新的多功能平台。它不再局限于艺术展示,而是作为社会对话、知识交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展望未来,策展需要一种开放和协作的方法,拥抱多样性和创新。通过将策展视为一种‘社会建构’工具,可以促进文化对话、推动创新并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共塑一个更具包容性、相互联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余丁说。 那么策展如何与社会发展深度连接,在策展、教育、城乡建设等多维度实现开放合作与创新?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看来,随着美术馆数量不断增长,艺术机构的发展对展览、展品不断提出新要求,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新的应用和表现方式,可见,策展在中国的活跃度急需策展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支持。而目前策展人才培养仍总体滞后于策展实践。 以近日开展的“城市流体”2024武汉双年展为例,该展览立足武汉的文化根脉和区域优势,着力展现长江文化源远流长的丰厚传统对当代艺术创造的滋养,从艺术的角度阐释文化的流动性和城市的流体性。展览分为“文脉探源”“边界交汇”“微光探寻”“未来编码”“生灵之境”五大板块,聚焦传承与创新、科技与艺术、本土与全球的当代艺术课题,形成了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 范迪安表示,当代策展应关注科技、艺术、历史文脉与人文生存处境等多元话题,而策展教学更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跨学科的知识构成和教学方式。为此,他提出要以人文学科作为基础、艺术现象作为文献、策展思维作为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策展人。 跨学科合作与公众性实践 一般来说,跨学科概念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二是以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尤其要形成一个让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建构起来的课程结构;三是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或者称为整合能力的思维和实践方式;四是要通过新的认知来实现创新与创造。如何将跨学科的“跨”字具体落实到策展教育教学中? 借助综合性大学的平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策展教育上具有跨学科合作的资源优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章锐介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策展教育主要围绕两个核心维度展开——内容策划与物理空间设计,策展课程内容分散在不同院系中,形成了多维度、无边界的策展教育体系。在课程实践上,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尝试——从传统的艺术展览到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型项目,充分体现新生代策展人才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创新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彦慧分享了艺术展览策划与管理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工作室通过小班教学与项目制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展览事务的全方位掌握,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与工作坊课程共同构成了教学的三大支柱,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和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课程与实际项目的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了从课堂到现场的无缝衔接,为学生在未来进入专业机构、画廊、美术馆等艺术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大学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策展教育实践中确立了“广角”与“锐角”两个彼此呼应、彼此关联的维度:“广角”为青年教师提供跨学科联动和区域文化研究的实验空间;“锐角”则聚焦策展培育,通过课程展示和反映最新学术思考和教学实践。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说:“策展不仅是实现展览的手段,更是一种推动学术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策展教育应为年轻策展人提供更多展示和实践的机会,并提醒他们规避策展套路化、注重展览核心问题,保持策展观念与展示作品之间的深层关系。” 从将展览作为研究对象到成为专注于展览的专门学科,策展显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概念。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本·克兰菲尔德强调策展公共性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把策展看作一种公共性的艺术实践,展览本身就是了解如何形成、运用公共性的场域。因此我们不应当设置一个普世的策展教学大纲,而是不断质疑我们对策展的理解,这才是我们强调公共性的意义。” 聚焦策展实践中艺术与城市及公众环境的关系构建,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管理学院原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教授提出了城市社会学和情景主义对当代策展的启示,从艺术与城市公共利益的角度提出策展人需重新审视艺术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现代社会需要新的艺术理解,即将艺术视为公共权益的一部分。”克劳斯·西本哈尔谈到,策展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应融入公共生活,作为一种城市再生和社区参与的方式,解决“我们想要如何生活”这一核心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策展人、美术馆、高校开始将展览或公共教育活动带进社区,并与社会美育相连接, “艺术社区”已成为当下颇受关注的艺术实践概念。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以“陆家嘴艺术社区”项目为例,探讨跨学科视角下艺术社区的策展教育实践。 据介绍,从2020年至今,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社区枢纽站等机构携手组成的“陆家嘴艺术社区”项目团队,在老旧小区打造了星梦停车棚、楼道美术馆、露天美术馆、艺术电梯、少儿美术馆等特色点位,将废弃公共空间改造为美术馆,通过参与式策展和公共教育活动、整合多学科资源和跨学科合作,实现社工动员、居民参与及自治管理。 这些展览和活动不仅提高了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还推动了多方协作的社区治理模式,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社会共融。马琳说:“艺术社区项目所取得的成功为城市微更新和社区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展示了艺术与社区互动的潜力与价值。通过跨学科的策展教育,策展人能够更好地协调资源、维护文化多样性,并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策展教育不仅提高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还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艺术参与和社区凝聚力的提升,为城市中的艺术社区建设提供了创新路径和可行的策略。” 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传播系统 从当前展览形式的变化便可以窥见展览思路的转型。过去,展览通常发生在展厅空间,实物作品或悬挂于墙上,或立放于展厅一角。随着数字艺术兴起,科技赋予艺术作品更加丰富的表现形态。同样,教育领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虚拟仿真技术甚至已经从助力教学,逐渐变成了一门独立的课程。 以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十几所艺术高校和机构共同搭建的国家级产学研平台——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为例,该平台更像是一个多重资源交叠的中心,在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空间里,融合成“云端公共社区”,激活互联状态下全球策展行业的交流,也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反过来启发当代策展计划、策展方式、团队组建、合作方式等展览组成要素。自2022年起,中央美术学院还发起主办了“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鼓励学生利用新技术参与策展实践。目前,大赛参赛人数已达3000余人,覆盖近400所高校,积累虚拟展览案例近2000个。其中,非艺术类专业背景学生占参赛总人数10%,体现了大赛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 “未来展览趋势将围绕科技融合展开。在新时代,策展人、艺术创作者和观众的关系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上海迈勒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格马伊人工智能合伙人丁霖提出关于策展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的思考,即注重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观众行为以优化展览,通过实时反馈系统提升互动体验。同时要构建包含技术、创新思维、管理协调和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新模型,以适应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推动策展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作为一位来自设计学科的教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薛天宠博士介绍了设计学院策展课程的两个领域:设计策展研究和展览设计研究。设计策展主要指向理论研究和实践策划属性,而展览设计更多关注展览内容,包括如何塑造展览空间、流线设定以及观众体验等。薛天宠说:“策展除了技术上的功能需求外,更要考虑作为知识生产方式如何产出有价值的内容。策展人不仅需要在学术上进行研究,还需要具备协调、募资、沟通、规划等能力,对社会保持敏感度,帮助展览进行品牌塑造和宣传传播。” “展览是一套传播系统,而策展在当今便显得尤为重要。”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洪亮认为,策展的“策”,意味着激励和先锋性,“展”的含义则是铺陈与传播。策展人不仅需要对展览空间有充分认知,还需要具备传播学、管理学、人体工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策展是现实主义的,甚至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但策展人应该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做好吸引观众的展览。”吴洪亮说。
|